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部门 > 清远市生态环境局清新分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及总结

清远市生态环境局清新分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时间: 2020-01-02 11:56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点击:-


  根据《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定期报告规定》《清远市清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抓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条主线,坚持依法履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就我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总体情况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广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265号)及时对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调整,取消了《广东省排污许可证》的行政审批;对属于依法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不再进行审批,改由建设单位自行在网上进行登记备案。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后,我单位现保留行政审批项目共11项。

  2、大力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的修订情况,认真梳理涉及环保工作的事项清单,及时将修改后的事项清单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上进行发布。经修改调整后,我局权责事项清单中行政许可类共11项,公共服务类7项,行政处罚类202项,行政强制类11项,行政检查类22项,行政确认类2项,行政奖励类1项,其他4项。

  3、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创新。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广东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专项督查的通知》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政务服务网切换上线的通知》等文件的相关要求,我局积极配合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积极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全面梳理和公开服务事项目录,标准化规范事项名称、实施依据、服务对象、服务类别等基本要素,并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全部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的公共服务。另外,通过制定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统一申办受理标准,在申办环节重点规范受理范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要素内容,依法科学合理减少申请材料,消除模糊语言,为群众办事提供清晰的指引。在受理环节重点明确受理条件,减少群众重复提交申请和到现场办理的次数。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方面、加强合法性审查

  强化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19年,我局按要求全面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同时聘请专业律师为我局法律顾问,为我局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

  (三)推进改革行政执法体制

  2019年,我局继续实施重点污染源定期检查、“双随机”检查、超常规检查等常态及突击检查;继续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筑牢“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强化“环保警察”打击及震慑力。通过高频次、多行业、综合性的执法检查,继续实施环保执法大练兵,持续巩固环境监察执法高压态势。2019年以来(截至11月底),我局在各项执法行动过程中共出动检查人员9524人次,检查企业2925家次,累计立案查处52宗环境违法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7宗,累计处罚款约530万元;责令改正环境违法行为87宗,作出查封扣押11宗,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宗。

  (四)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1、我局成立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按照《清远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清远市生态环境局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规定(试行)〉的通知》(清环〔2019〕352号)执行,领导小组负责对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和考评工作。

  在行使执法权过程中,严格按照行政执法程序,特别是环境保护的现场检查程序、环境行政处罚程序,并使用国家规范的环境行政执法文书,确保了公正执法。我局案件审理委员会明确案审委员会职责,对所有的行政处罚案件均由案审委员会审议通过,对不符合法律规范的案件,一律不予批准。

  2、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我局结合清远市“智慧环保”平台,推进执法人员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实现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取证-手机终端录入上传-领导线上审核决策-检查/调查记录生成保存的智慧化执法流程,并已逐步应用到“双随机”检查、专项行动检查等日常执法活动中。

  3、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在行使执法权过程中,我局严格按照行政执法程序,特别是环境保护的现场检查程序、环境行政处罚程序,并使用国家规范的环境行政执法文书,确保了公正执法。我局成立了案件审理委员会,明确案审委员会职责,对所有的行政处罚案件均由案审委员会审议通过,对不符合法律规范的案件,一律不予批准,同时实行调查取证与决定处罚分开、决定罚款与收缴罚款分开,大大规范了行政处罚案件。

  (五)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

  2019年,我局按照上级要求开展机构改革,机构改革后我局核定的行政执法专项编制23名,实际在职人数21人,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环保相关专业人员占47.6%,除三名新入职公务员未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外,其余所有执法人员均通过执法资格考试合格,持有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

  (六)加强行政执法保障

  我局全面加强环境监察执法队伍、执法装备和业务用房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环境监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2017年1月20日,我局原环境监察分局经广东省环保厅批复同意,通过全国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验收三级标准。2019年3月28-29日,我局组织举办了主题为“环境法律风险防范、污染地块环境管理”专题研讨会,除了全局执法人员参会外,还邀请了清新区辖区内陶瓷、水泥、造纸、印染、电镀、污水处理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基层政府以及各区(县)生态环境分局等有关单位参会,会议主要就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查办、企业环境法律风险防范、企业常见环境违法行为案例解析、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危险废物应急事故处置、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退税政策解读、场地土壤修复管理、污染场地调查监测等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专题内容与参会代表进行了研讨交流。

  (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我局坚持以公开未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在区府网站进行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制定了完善的局信息公开制度,在区府重点领域公开栏目及时公开各类信息公开所属内容。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审批与实施已在区政府网站进行信息公开。目前我局已完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制度,在事件发生后能做好对热点敏感问题及时掌握、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八)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1.我局结合市、区政务服务及信访部门关于投诉接办、信访处理等工作的有关要求,改革信访处理工作机制流程,提升环境信访接办工作效率;同时,继续牵头组织开展涉环境问题社会矛盾大化解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化解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截至11月底,在各类环境信访平台共接到各类环境信访投诉2389宗,全部能处理并及时回复,按时办结率100%。

  2.我局牵头对辖区涉环境问题社会矛盾源头进行了全面排查,并落实源头防范、消除隐患机制。一是对涉环境领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和风险隐患进行了深入排查,对新建建设项目、临近居民区项目等加大排查跟踪力度,及时消除因企业环保管理不到位引起的群众信访投诉事件;二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从源头把好涉环境问题建设项目的准入关和审批关,从源头减少非法企业和矛盾隐患的产生;三是对农业面源、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等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尤其是农村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从基层减少信访数量、控制矛盾形势;四是组织开展群众恳谈和释疑解惑,对群众反映意见强烈的金伯利肥业公司、清新保利花园周边等环境问题,由包案领导带队走访周边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并进行相关政策解释、工作情况通报和问题答疑解惑。

  3.我局结合市、区政务服务及信访部门关于投诉接办、信访处理等工作的有关要求,改革信访处理工作机制流程,提升环境信访接办工作效率;同时,继续牵头组织开展涉环境问题社会矛盾大化解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化解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截至11月底,在各类环境信访平台共接到各类环境信访投诉2389宗,全部能处理并及时回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部分重大行政决策文件事项未能按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程序执行。

  (二)执法力量薄弱,执法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社会发展,监管企业类型日益多样,工艺设备原理复杂难懂,新的环保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层出不穷,对企业环保监管的要求日益精细,对执法人员的知识、技能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我局存在执法人员力量薄弱,执法经验不足,执法人员的环境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环境执法工作的需要,在法律的适用、文书的制作、证据的搜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能力的培训和法律专业知识的钻研,提升法制素养。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和工作安排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统领全局,努力推动我局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水平。

  (一)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并按照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部署要求,在全面梳理、清理调整的基础上,制定我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报区政府批准。将部门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向社会公开。重点厘清实施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后,监测监察执法管理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和责任方式。

  (二)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法治决策机制。我局将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文件制定程序,实行公开征求意见后要及时反馈是否采纳的意见情况,对属于需进行风险评估的重大行政决策,要按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需进行后评估的重大行政决策,要按规定开展后评估工作。

  (三)着力创新执法监督方式。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强化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效能。

  (四)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负面清单,落实专人负责,并按要求及时更新有关政务信息等。继续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依法依规妥善处理环保信息公开申请。加强信息公开渠道日常监管,做好政策解读工作。抓好政务舆情研判处置,扩大公众参与,提升回应效果。

  (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坚持领导班子学法制度。通过学习宪法和行政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二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使全体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号]